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万千地科人是这句箴言最忠实的践行者。带着满车的精密仪器和对新疆的无限憧憬,我们一行人来到了西天山地区,对之前布设的宽频地震观测台站进行仪器巡检和数据采集工作。

首先对本次天山地区地震观测项目和此次巡台目的进行简单介绍。为揭示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的地壳-上地幔结构与构造变形特征,探讨环青藏高原盆山耦合作用的地球动力学机制,并厘定褶皱冲断带的几何学与运动学,揭示构造变形过程与天然气运移聚集规律的动态耦合关系,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23年8月至10月,在塔里木盆地北缘-天山-准噶尔盆地南缘布设了一条由38台宽频地震台站组成的,横切天山的南北向宽频地震测线,平均台间距20公里。本次野外巡台工作的主要内容是进行宽频地震台站仪器巡检与观测数据采集。需对前期已布设观测的38台宽频地震仪的运行状态及故障情况等进行现场巡查与检修,并回收前期观测数据,保障天然地震观测工作连续高效进行,为项目研究工作提供高质量基础数据。从乌鲁木齐出发,我们一路沿着天山北麓向西前进,到达奎屯市后,我们兵分两组开展了野外巡台工作。


接下来就是天山之行的有趣见闻了。不得不说,天山不愧为知名的地学博物馆,各类经典的地学现象在短短一天内轮番上阵,驾车亲眼得见,犹如参加了一次大自然亲自导览的博物馆之旅。

行至独山子大峡谷附近,野外经验丰富的于老师发现了一处十分典型的河流阶地。河流阶地是指已形成河漫滩的河流因去均夷化而重新下蚀,原先的谷底呈阶梯状残留而形成的阶梯状地形,阶地越高,年代越老 。该处的河流阶地至少有四层,中间两层在图片两边尖灭,可能是由于河道演化在该处并未改变形态,河水继续下切,导致该处并未形成阶梯。由于河流阶地指示的是一次下切,这些下切可能由侵蚀基准面的变化引起(如构造活动、河流袭夺、海/湖平面下降等),也可能由河流水沙供应变化引起的(如气候、生态的变化)。该处如此典型的阶地是否均由构造活动引起,还需综合考虑该处的地质历史、气候变化等多方因素进行进一步探讨。


除了地理现象,天山的天气现象也十分丰富。众所周知,山脉地区地形抬升、下垫面性质改变,使得山区的对流系统十分活跃,极易产生局部降水。在天山北侧山脚的路上,笔者一行人遇到了一种名为“雨幡”的天气现象。雨幡也叫幡状云,形如旗幡,是雨滴在下落过程中不断蒸发、消失而在云底形成的丝缕条纹状悬垂物。因新疆地区空气干燥,雨未落地就在空中蒸发,形成了空中降水的现象。当对流系统较大时,系统边缘可以形成雨幡,为远处的山脉垂下一帘幽思;在对流系统中心依然可以形成较强的降水,鸽子蛋大小的雨滴直击车窗。短短十几分钟,我们驾车驶过了这个局部降水区,也算是一种“人为”控制了天气吧。


第一天的巡台工作进展顺利,旅途见闻丰富,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希望后续工作也能一切顺利!

文字:耿嘉琪,于大勇,宾可轶
图片:王海波,赵龙,于大勇
校对:于大勇,戴华宁(厦门市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