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和第五天的行程是翻过南天山,进入塔里木盆地。在南天山中可以看到古生代的变质岩层被揉皱扭曲,甚至难以找到一个完整的层面。而出了南天山后到达塔里木盆地北缘,该处构造变形较弱,岩层厚度大,层理清晰,侏罗纪煤层十分发育,有大量煤炭厂开设在附近。再往南可以看到巨厚的中生代沉积层,其颜色从还原环境的青色过渡到氧化环境下的铁红色。说明了这些岩层形成前后沉积环境发生了变化。

侏罗纪含煤层

中生代沉积岩


巡台工作接近尾声,一路工作也较为顺利,大家的心态较之前轻松了一些,一路产出了各种奇妙的照片。

工作的人

(呈“中心对称”)工作的人

撑伞的人

扎根荒漠的人

摸狗的人

一本正经当模特的人

屹立在终点的人

跳舞的人

装酷的人

所有的人


第四天晚上落榻沙雅县。在同一家酒店,我们有幸围观了一场维吾尔族的婚礼。维吾尔族婚礼的礼节和流程细致讲究,如今在城市中举办的婚礼流程已经得到简化,婚服也逐渐接近西式婚礼的婚纱,但宾客们的衣着依旧是少数民族特有的花团锦簇;饭前唱歌跳舞、饭间唱歌跳舞、饭后唱歌跳舞的习俗被很好地保留下来。


婚礼开始时间是晚上十一点半,宾客们早已到达现场。大厅中留出一大片场地,桌椅围绕这块空地摆放,侧边专门为新郎新娘搭建了一个小高台,于就餐期间落座,正前方的LED屏幕上循环播放着新郎新娘一系列的婚纱照。时间到了,先是一支由伴郎伴娘团一同暖场的舞蹈,伴郎伴娘人数多达三十余位,年轻的姑娘小伙们双人对跳,舒展上肢,踩着鼓点,合着节拍起舞,现场的热闹欢腾可想而知;暖场舞之后,新郎新娘在众人的簇拥下共舞于场地中央,舒缓的乐曲声中,一位伴郎捧出洁白的缎子沿腰部缠绕这对新人,寓意二人的情意天长地久,永世不离;新人共舞之后,就该妈妈辈和姐姐辈的上场了,她们两两组对,跳起了维族交际舞,有的缓步慢摇,有的步履翩翩,有的彬彬有礼,有的恣意张扬。不管男女老少,维吾尔族人起舞的姿态、自信灿烂的笑容、与生俱来的热情都如火焰一样感染着身边的人,让我们不由驻足。相较于汉族婚礼的端方讲究,维吾尔族的婚礼形式更为自由,观众的参与度也更高,体现了歌舞对少数民族人民的重要性。在这之后,宾客落座,饭菜上齐,短暂休息一阵后,正式的歌舞环节才开始。我们早已熬不住,纷纷回房睡下。睡意朦胧间,这场婚礼似乎是持续到了凌晨一点半吧。

​ ​ ​
此行天山,我们一行人在顺利完成巡台工作之余,饱览了自然胜景,领略了风土人情。新疆实乃中华民族的一块福地,西域文化和中原文化早在汉朝时就有了深远的交集,而近代,随着交通环境的改善,新疆与其他省份的联系更加深入和紧密。无数青年扎根天山,成为天山的儿女,将他们的青春奉献给这片辽阔壮丽的土地;少数民族人民与汉族人民紧密结合在一起,一道闯荡出美好的新生活。作为地学工作者,在人文交流之外,我们更关注天山的深部构造和演化过程,以及与当下的油气和矿产资源、地震等自然灾害之间的联系。希望为共创美好新疆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文字:耿嘉琪